不需要擔心,因為這是事實
今天看到新聞說中央決心打做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,我看完了之後沒有什麼感覺,我雖然係上海出世,但係香港長大,對於我來說兩地對我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。 其實上海要超過香港,已經不是可不可能的問題,而是時間的問題了,當香港成為特區的時候,同時就是孤立自己的時候,在以前我們的優勢是中國的封鎖,香港籍著中國的大門取得了世界的目光,獨得的優勢,但是隨著中國對世界的開放、中台又開始了三通,香港的特殊位置已經不再那麼有價值了。現在這一位中間人卻面臨著一個問題,特區雖然保護了國內人口向香港流通,同時也說意味著香港同國內重重分隔。 上海有什麼優勢? 上海有很好的公路及鐵路網路至全國及首都北京,上海有戶籍制度但基本上所有中國人才可以進出上海沒有阻隔,上海用的是人民幣,在貨幣結算上沒有香港的問題,當然上海還有國家的支持與祝福,香港卻沒有,香港跟中國在交通上不相通(沒有高速鐵路及公路網),香港跟中國人流不能自由流通。

在金融的世界,那裡有金錢同機會,那裡就是中心
隨著中國的經濟強大,中國的市場日漸成為世界的注目點,而那裡是分餅食的地方,那裡就是金融中心,香港以前可以說是中國的金融中心,但隨著上海的證券市場加速發展,上海的股市、商品交易當量已經超過了香港,很多國企回歸中國不是個好現像,一但未來更大的企業如中國移動,中國海油,甚至於匯豐、長江等公司在上海主板上市,香港證券市場還有存在的必要嗎? 如果A股市場向外資開放,人民幣自由結算的時候,香港這個日成交只有500億的小地方會是中國投資者及華爾街大戶殺伐戰場嗎? 一個中學生都知的道理,那麼有錢有機會,我就會去那裡,在利字為上的金融市場,人們是否以那裡為交易中心,是否在那麼設立總部,首先考慮的就是一件事情,那裡的可能有利益有多大,那裡的市場有多興旺,那裡的投資額有多高,當然在大戶的眼中市場規模越大,投資者越多,也就意味水魚也多 ^^ ,我看到有些學者說什麼法治、言論自由、中西文化…只不過是書生的說話,沒有遠見、沒有智慧,更不了解金融業的真實性格。 紐約之所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,因為那裡有全球最大的市場、最活躍的市場、最多的機會,以及最多的金錢。老實就如果可以交易A股,我早就交易A股了,越多的人參與其中,至少也說明獲利的機會更高,我可不介我在中環還是陸家嘴,只要那裡有錢搵,那麼就是我的金融中心。

香港人不能夠期望政府
我從來就不相信別人(除了家人之外),也從來不會指望我們英明的政府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,未來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別人,由我畢業開始我已經知道,未來的路不在這裡(香港),我認為作為未來有希望的一員,你的目光一定要有遠見,每天你在做的一切是為未來十年的計劃,這樣你才有長期的方向以及在未來把握別人不能把握的優勢,你如果想在未來過得好一點,乘自己比國內同胞有錢的時候搶先進入那個市場、不管是房地產、生意、證券投資甚至於工作、只要是對自己有未來好處的都盡可能把財富投資在那裡,而不是在埋怨香港政府如何無能,對未來的前景如何憂心、卻什麼也不做,繼續每天上班下班,這些人必然會隨著退色的地區一同退卻。

對於我來說香港即是沒落了,未來變回一個普通的中國城市,有又有什麼關係呢? 我現在學習的是世界通用的技藝,交易者作任可時間任何世界都行得通,只要有市場就可以交易了,我不會理會家人及別人的眼光及想法,我知道的可以在市場找錢,那裡就是我的天地,十年以後可能他們還在憂慮工作、薪金以及前途的時候,我已經是一個在金融市場上打混了十幾年的專業交易者了,陸家嘴的大門為有準備的人開,而不是那些總想著中環過去風景的人,^^ 我們對未來永遠要有信心及把握,機會可能永遠不會出現,但它只會交給有準備的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raclebox 的頭像
    oraclebox

    油爆豆腐的空間

    oracleb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